央广网教育教育频道专题人工智能机器人信息革命与网络强国战略研讨会主题演讲
央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 4月1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文化建设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强国对策建议”(项目批准号12&ZD016)课题组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网络媒体专业委员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贯彻习网信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暨人工智能机器人信息革命与网络强国战略研讨会”。众多领域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一同探讨十八大以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大数据战略的新机遇、新挑战,分析最新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创新未来趋势和对策建议。腾讯副总编辑马腾出席研讨会并做了《智媒时代商业门户智库传播》为主题的演讲。演讲摘要如下:
我来给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下腾讯网现在在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自媒体的生态建设。
这个题目看起来跟人工智能没什么关系,但是其实就是非常息息相关的。自媒体的建设有两个基础,一个基础是个人生产技术的爆发,另外一个基础就是人工智能。我想大家在看新闻客户端,看我们的新闻客户端或者看今日头条,这一类的信息平台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种个性化的故事,个性化的推介这样一种体验,背后就是人工智能它所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今天非常想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下,腾讯网它现在正在进行的这个工作。
我首先跟大家聊一下我们腾讯网所认为的什么叫“自媒体”。自媒体的概念是非常(英),不是说个人生产的才是自媒体,我们分为四类一类是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号,比如说新京报的政事儿,这样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号我们也叫做自媒体。这一类的特点是非常的权威,我们在碰到大事件的时候我们很的选用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号。
第二个就是政务号。政务号是政府部门它所做的新媒体号,比如说国资委的“国资小新”,它是非常有权威。
第三个号就是机构号。机构号就是我们很多的企业,它自己现在就成为一个小小的这么一个媒体,对外发布它自己的声音,它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比如说海航,比如说中石油、中石化,它都有可能做自己的机构号。机构号的特点其实也是全世界的一个特点,全世界现在都在做自己的机构号,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比如说在美国,因为数字媒体的发展,数字化发展,吸引了20%的进入到它机构新媒体的生产。但是这个号,机构号的特点就是咱们不可以保证它的客观和公立。
第四个就是蒸蒸日上的个人号。我想我们可能很多的同事都有开过自己的头条号,企业号,各种各样的号,它这是技术带来的一个革命,就是每个人他都有几率会成为一个记者,成为一个发声者。这个号通过现在一年、两年的发展,它到现在有很大的可能是我个人来生产,我这个生产力会受到一个限制,我们成为一个要素我们来进行生产,可能是比较好的一个方式,我们正真看到很多小小的团体已形成了,我们腾讯网所定义的媒体号是包括这四个。
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方法,大家如果要注册一个企业好的话,我们有许多企鹅媒体平台,在这个企鹅媒体平台我们大家可以根据你实名的信息来注册一个号,这个号是在腾讯的平台上进行分化,一会儿我会讲到有哪些渠道。
2015年是一个就是我们正真看到是自媒体的一个发端,2016年就蓬勃地发展起来了,这样一个时间段我们腾讯网提出了一个“芒种计划”,这个计划除了流量分发这样一个我们投入真金白银的这样一个扶持,是投入2亿元人民币来进行这个企鹅号生态的建设,我们有些标准,这个标准主要是集中在三个,一个就是你这个号比如说高老师这个号流量好,你得到的补贴就会多,它是有一个机器来给你算的,然后就是原创,是整合的还是原创的还是抄袭的,这个也是有一个机器的分别,如果有原创标签的话这个补贴的标准就高,还有就是优质原创的保底,比如我写的东西很好,我的生产力有限,我一个月只出了一篇或者两篇,这样一个时间段我又需要这种优质的号,比如说我一个月一万块钱你给我三篇文章或者四篇文章,是这样来的。
我们都说这个春种一棵树,秋收万颗子,我们看2016年的时候“芒种计划”的一个收获,我们实际地投出去是1.8个亿,被补贴的企鹅号是40863家,阅读过万的是599个,阅读过千的是10917个。
我们的企鹅数量,企鹅数量也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增加,从年初的1.3万,一下子飙升到20万,内容的品位也是从140到2000个,尤其是我们来这个短视频的播放量,我们叫“微微”,“微微”的播放来是0.78亿到20亿,我们正真看到在视频与在2016年有一个爆发,它一定是一个风口,所以我们会看到在2017年的时候,我们对短视频这一块,我们都会更加地加大。我们经过2016年的“芒种计划”,一年来我们会发现出现的问题,除了我刚才讲的传统问题和政务号而来,我们正真看到无论是企业号还是个人号都会有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抄袭还有就是“标题党”,还有就是信息过载,还有谣言。
所以说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非常正常的一个生态,而不是说一个野蛮生长的一个生态。所以在2017年的时候,我们又推出了这个叫“锋芒计划”,这是我们2016年的“芒种计划”的2.0版。
这个计划核心是推优质自内容,我们要把这个野蛮生长慢慢地让它成为一个有序的生长,我们这个投资额就有一个加速的上涨,从去年“芒种计划”是两个亿,今年我们是到了十二个亿,十二个亿我们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像去年的“芒种”一样,咱们进行一个现金的补贴,另外两个亿是作为种子基金,它会去投资到一些我们大家都认为一些比较好的一些自媒体号。
因为投资孵化是投资性质的,我就不展开讲了,这个10个亿现金补贴我们的核心就是刚才讲了就是鼓励优质的原创,原创这一块,除了我们一般意义上文字的原创,图文的原创而外,我们会加大短视频的原创和直播的原创。这两个会占到这个10亿补贴的2/3以上,我们的预期和我们的目标,因为我们去年是要争取把两个亿用完,但是其实我们没用完,用了1.8个亿,没有用完,今年我们争取把10个亿全部发进去,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预期呢?12个企业号里面我们争取有一个号月收入要过千,4个企业号里有一个我们要争取它拿到补贴。
用收入过万我们抗倒芒种计划月收入过万是500多个,今年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锋芒计划”,通过机器的算法来让我们鼓励原创,我们大家都希望这个月入过万的企业号我们是希望它达到4000个,那过千的我们是希望它达到3万个,让优质的原创这些作者它他得到满意的反馈。
除了现金的补贴而外,腾讯它是一个流量的入口,因为腾讯新闻,天天快报流量是非常高的,而且它是腾讯、QQ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说它分发是内容创造的一个沃土。现在应该是一个希望流量最大的客户端叫腾讯新闻,我们做了一个天天快报完全是机器的,我们大家可以企鹅号这个地方进行分发,我们有qq视频,QQ浏览器,QQ空间和手机QQ,还有微信,这一些我们会把它联系在一起。
大家可以试一试,大家如果没有能注册一个,看看分发运营是怎样的。我刚进腾讯网以为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实不是,机器的介入,已经完全介入。
除了大家鼓励大家进入到这个企鹅号平台之外,我们还会提供内容的制造工具,我们是买下了“视觉中国”的素材,这个素材库可以不要钱地提供5万张基础图片,你做企鹅号的时候能免费地来用,还有就是创意图片,这个量就很大了,但是它是一个现成的,如果你的企鹅号达到一定的等级可以做这些创意的图片,还有就是视频直播的工具也是工具,还有就是视频云编。
另外还有腾讯网还有人工的论坛,这些论坛是群体性质的,比如说我是一个作者,但是我可能不太熟悉我这个网络,我可能不太熟悉这个新媒体的编辑,图片的编辑还有视频的编辑,我可能都不太懂,我们会有定期的这样一个群习班,通过这样学习班,把作品用新媒体的方式来进行传播。
做这个自媒体,有两个事情是很难的,一个就是原创被抄袭,被整合,所以该怎么样来维权呢?因为我自己本身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我觉得我的文章被抄袭也是一个非常恼火的事情,大量的原创进来了之后,怎么样来进行维权?现在我们基本上是以算法的方式,你也可以举报,我们自己后台也有算法你这个是不是原创,是不是抄袭的,如果说是认定了你抄袭了别人,我的信用等级会给你下降,它是机器自动地给你下降,那你的信用可能就会减少,会惩罚性地在某个时间段比如说这个月你不许发了,或者你再抄袭的话就给你封号了。
但是维权老实说这个确实也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我相信通过机器,通过法律和法规的这个健全,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前景吧。另外一个就是谣言,网络天生跟谣言是在一起的,但是我们在做自媒体良好的生态的时候,打击谣言是很重要的任务。
我们在2016年的下半年的时候,我们是打击了7000个谣言,这个谣言我们是有一个校正平台,校正平台它其实也是一个通过我们来发现一些谣言进行一定的维权。
最后我为何需要讲媒体精神永存,我们今天是讲叫机器,人工智能机器人信息革命,我们腾讯其实也有一个强大的机器人叫(英),我们在奥运会的时候这个(英)就是写了三千篇文章,它平时也介入到我们财报的一些写作,年报的写作,天气预报包括地震这样的,而且它写的东西也是丰富多彩的。比说跳水就有8个不同的版本。即使是这样的,我仍然认为机器人写作就是机器人写作,它和人是不一样的,因为媒体是有社会情怀的,是有社会色彩的。所以这次再看弗雷特奖颁奖的时候,他在讲媒体是不是因为机器,因为技术,我们就进入到一个衰落期了呢?不是,我们只是进入到一个变革期,数字媒体其实是给调查是有一个更好的,我现在在腾讯网工作,我现在非常深刻地体会到了,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我们平时的这种互联网的平台,它其实都是一个工具,媒体精神它还是在那里,它需要人去实践的,就像弗雷特的主席可能会很难,但是真的会是因为它是我们良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环,谢谢大家!
近日,科技新媒体新经济100人发布《2017年创业投资趋势报告》,报告认为时下异常火热的人工智能正成为泡沫不断酝酿的新领域。虽然业界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投资和估值出现泡沫化倾向,但这并不妨碍一些投资机构持续看好AI发展前景。
火热的人工智能(AI)创业浪潮被泼了一盆冷水。在上周六举行的“新经济100人”2017年CEO峰会上,“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兼CEO李志刚预测,未来两三年,95%以上的人工智能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要倒闭。
蛋壳机器人合伙人叶青宇出席研讨会并做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媒体创新革命》为主题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