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媒报道称,ChatGPT每天可能要消耗超过50万千瓦时的电力,以响应用户的约2亿个请求,而美国家庭平均每天使用约29千瓦时电力,ChatGPT每天用电量是家庭用电量的1.7万多倍。
未来随技术的进步,人类进入AGI(通用AI)时代,耗电量只会更大,据美国Uptime Institute的预测,到2025年,人工智能业务在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中的占比将从2%猛增到10%,届时,AI造成电力行业的缺口也会更大。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台湾4月将调涨电价,业界担心将冲击台积电等用电大户,这似乎也印证了上述看法。
科技巨头们对此纷纷发声,OpenAI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英伟达CEO黄仁勋均表示,未来AI的技术取决于能源。特斯拉CEO马斯克此前预计,AI下一阶段将会是“缺电”,应该意识到日渐增长的电力需求的紧迫性,未来或需要更加多的光伏和储能。此话一出,A股相关储能板块应声大涨。
业绩方面,不少涉及储能业务的上市公司已发布去年业绩预告,其中,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25亿元至455亿元,同比增长38.31%至48.07%。公司表示“双碳”目标下向清洁能源转型趋势明确,公司旗下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持续增长。
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300274.SZ)亦预计实现盈利收入710亿元至760亿元,同比增长76%至89%,实现归母净利润93亿元至103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159%至187%。上周五(3月8日),北上资金加仓阳光电源,单日净买入额超4亿。
不过也有企业表现不佳,孚能科技(688567.SH)在储能电池企业中亏损最多,公司预计2023年录得归母净亏损17.74亿元,亏损同比扩大91.35%。
总的来看,储能作为新能源的细分赛道,过去两年也经历了产能扩张、产品跌价、竞争格局恶化等一系列情形,相关企业的业绩较为分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仍保持不错的盈利能力,而一些中小企业利润则被蚕食,感到“压力山大”。
但另一个角度看,近一年多以来,长期资金市场对电力、储能板块闻之色变,不少个股跌幅超过50%甚至70%,板块的估值水平已经下滑到历史较低分位。
未来随技术的发展,储能产业链有望进一步降本增效,叠加下游需求复苏和AI惊人般的耗电量,储能建设的需求有望持续超出预期,长期资金市场的预期或随之扭转,这或许是今日电力、储能板块大幅反弹的重要原因。
此外,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国内今年2月储能采招10GWh项目落地,同环比分别高增223%、96%,尽管春节假期已过,储能招投标市场依然保持高景气度,同时“新型储能”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内储能预期持续好转。
国联证券对未来十分乐观,其认为,当前市场对储能行业各项悲观预期或已较充分反应,2024年海内外需求预测持续向好,价格战对厂商盈利的影响有望触底反弹。
太平洋证券亦认为,展望2024年,我们看好国内电力市场改革加速下,工商业储能等新场景带来的需求释放,看好海外美国储能市场中中国企业的出海机会,同时关注欧洲市场去库后的需求回升。
在俄罗斯2022年入侵乌克兰之后,人们对俄罗斯侵略欧洲的担忧加剧。现在瑞典正式加入北约,成为这个跨大西洋军事联盟的第32个成员国,结束了二战后数十年的中立状态。
瑞典首相Ulf Kristersson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主持了瑞典“加入”该联盟的“文书”正式交存国务院的仪式。
瑞典国旗将于周一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外升起。斯托尔滕贝格强调,瑞典“现在享有第5条所赋予的保护,这是盟国自由与安全的最终保障”。
北约条约第 5 条规定,如果盟国的领土或安全受到威胁,所有成员国都有义务向其提供援助。该条款仅在2001年9月11日袭击事件后由美国启动过一次,也是瑞典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一直寻求的集体安全保障。
瑞典和去年加入北约的芬兰在俄罗斯于2022年初入侵乌克兰之后,都放弃了作为北欧国家冷战外交政策标志的长期军事中立。
预计拜登将在演讲中以瑞典加入北约为例来证明,俄罗斯总统普京分裂和削弱北约的意图已经失败,这是乌克兰入侵的直接结果。
在乌克兰战争进入第三年之际,预计拜登将利用瑞典加入北约的决定,进一步呼吁不情愿的共和党人批准停滞的对乌军事援助。
由于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和匈牙利的反对,瑞典加入北约的申请被搁置。土耳其担心瑞典庇护库尔德人组织,并且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来打击这些组织,而匈牙利的民粹主义总统Viktor Orban表现出亲俄情绪,不赞同北约支持乌克兰的决心。
经过几个月的拖延,土耳其于今年早一点的时候批准了瑞典的加入,匈牙利也于本周批准了瑞典的加入。
综合外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报告称,由于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过去五年,欧洲的武器进口量几乎增加了一倍。
据法新社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报告称,与2014年至2018年相比,2019年至2023年期间,欧洲武器进口量增加94%,其中55%是来自美国。
报告称,自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至少有30个国家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乌克兰在2023年变成全球第四大进口国。与此同时,其他欧洲国家也增加了武器进口量,其中大部分武器来自世界头号武器出口国——美国。
报道指出,在报告期内,俄罗斯的武器出口量下降53%。法国取代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武器出口国,后者的武器出口增加47%。
报道还称,从全球来看,美国的武器出口量在2019-2023年期间增长了17%,占全球武器出口总量的42%。
SIPRI在声明中表示,“美国增强了其作为全球武器供应商的作用——这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向更多国家出口了更多的武器。”
据巴基斯坦广播电台网站(Radio Pakistan)报道,当地时间3月10日,巴基斯坦当选总统阿西夫·扎尔达里在首都堡宣誓就职,就任巴基斯坦新一届总统。
报道称,扎尔达里曾是“巴基斯坦第一位民选总统”,这次是他第二次当选巴基斯坦总统。
报道介绍,扎尔达里生于1955年,是巴基斯坦已故前总理贝·布托的丈夫,曾于2008年至2013年担任巴基斯坦第11任总统。
近年来,美国多地发生的枪击案都与非法改装全自动武器有关,这些武器和普通比起来杀伤力更大,导致美国暴力加剧。
10日报道称,去年11月,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一名11岁男孩在离家不远处被人枪杀,枪手使用的在极短的时间内连发22枪,就像机枪一样。该案件调查人员称,案件中枪手使用的正是非法改装的机枪。
美国警方表示,人们很容易通过3D打印或网络订购小型转换装置将合法的半自动武器改装成非法的全自动机枪。据报道,3D打印机制作这种转换装置的时间约为35分钟,网购价格不超过30美元,并且改装起来很简单。亚拉巴马州、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等地发生的多起大规模枪击案都和非法改装有关。
美国酒精、烟草、火器和爆炸物管理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至2021年期间,警方收缴此类装置的数量上涨了570%。尽管目前美国联邦法律将此类改装视为非法武器,但许多州并未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出台具体法规。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0日,玻利维亚当局宣布,该国首都拉巴斯因暴雨进入紧急状态。此前两天,泛滥的河流摧毁了许多当地房屋。
据报道,玻利维亚当局当天在文件中称,大雨导致多个社区和城市偏远地区发生洪灾,导致水、电和道路中断。
玻利维亚总统路易斯·阿尔塞承诺派遣重型机械和3000名士兵至灾区,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害。
阿尔塞随后在社会化媒体上发文称,“我们对拉巴斯市政府正在经历的困难局面深感担忧。”
据此前报道,自3月开始,拉巴斯遭遇持续降雨,山体滑坡、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官方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自1月雨季开始以来,玻利维亚全国各地已有近50人死于洪水。